https://scholars.tari.gov.tw/handle/123456789/16124
Title: | 永續農業技術之創新傳播 | Authors: | 陳姿伶 | Keywords: | 永續農業;創新傳播 | Issue Date: | Dec-2002 | Publisher: | 農業試驗所、中華永續農業協會 | Start page/Pages: | 29-49 | Source: | 永續農業之知識管理研討會專刊 | Conference: | 永續農業之知識管理研討會 | Abstract: | 永續農業就其實質意涵而言,被認定為兼重生產、生活、生態與生命多層面整體均衡的產業(徐源泰,2000),有關其操作性定義,國內外學者陸陸續續皆已根據所持立場和觀點的不同,提出多樣化的闡釋,簡言之,其根本訴求為立基於對孕育萬物之土地的孺慕情懷,冀能藉由相關農業生產、經營管理、行銷及策略和政策體制規劃等技術的創新與普及,獲致地力維持、生態平衡、健康促進和產值與品質兼顧之新興農業系統的建構,基此,各式各樣的農耕方法,例如自然農法、折衷農法、有機農法、再生農法以及低投入農法等,於是相繼地被提出並視之等同於永續農業的同義複詞,但當涉及農續農業技術的論述時,事實上有必要將其意義進行更精確且清楚地界定,依推動永績農法不遺餘力的學者徐源泰(2000)之見解,其重點已不再僅只限宥於現階段國內一般所稱之有機農業、施肥灌溉管理、輪作與綠覆、生物防治、有益與共榮植物的開發、休耕制度與土壤管理、農業廢棄物生質轉換等片面單元操作技術的範圍,而涵蓋的領域層次則是需兼顧農業於生態環境功能面向所扮演角色之確立和強調生物多樣性的觀念,且著重於適合臺灣本土農業多層面整體問題解決方案的開發,以符合新世紀農業產業發展的需求。有鑑於此,相關層面技術上的研發與創新儼然已成為在所難免的趨勢,同時,相關領域的參與配合與全面的協調、溝通整合更是規劃本土農業永續發展系統時不可或缺之成敗關鍵。 |
URI: | https://scholars.tari.gov.tw/handle/123456789/16124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農業化學組 |
File | Description | Size | Format | |
---|---|---|---|---|
永續農業之知識管理研討會專刊-4.pdf | 988.56 kB | Adobe PDF | View/Open |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