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cholars.tari.gov.tw/handle/123456789/2666
Title: | 雜草種子生態學 | Authors: | 郭華仁 | Issue Date: | Dec-2004 | Publisher: | 農業試驗所 | Related Publication(s): | 農業試驗所特刊第113號 | Start page/Pages: | 12-26 | Source: | 雜草學與雜草管理 | Abstract: | 雜草管理方法的妥善研擬,應事先研究草類生態。種子是植物主要的繁殖器官,雖然有時進行無性繁殖,有時則兩者兼備。就有性繁殖而言,種子是雜草個體生命循環的起點,也是終點。瞭解種子的生態特性乃是研擬管理雜草方法的第一步。 雜草開花形成種子之後,種子會散播而遺留於土壤,因農地的耕犁或動物的攜帶而進入土中。種子的生命循環包括種子的形成、散播、入土、以及在土中發芽而形成新個體。土壤中的種子面臨若干命運,發芽的種子可以長成新的個體,但若埋土太深,發芽後可能來不及見到陽光而夭折。土中種子的發芽需要種子休眠特性及土壤環境兩者的配合;不發芽的種子若沒有因其他生物的侵襲,就會留在土中形成種子庫( seed bank )。土中種子庫的組成雖然不一定能完全地反映在下一季所萌芽的雜草,但是仍然足供參考之用,因此雜草種子生態學的研究,有其必要。 |
URI: | https://scholars.tari.gov.tw/handle/123456789/2666 | ISBN: | 957-01-9718-8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作物組 |
File | Size | Format | |
---|---|---|---|
publication_no113-6.pdf | 1.93 MB | Adobe PDF | View/Open |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