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cholars.tari.gov.tw/handle/123456789/17153
Title: | 信義鄉與仁愛鄉原住民農業-敏豆產業輔導現況 | Authors: | 谷婉萍 王毓華 吳錫家 湯楊欽憲 黃晉興 石憲宗 林毓雯 |
Keywords: | 信義鄉;仁愛鄉;作物健康管理;敏豆 | Issue Date: | 29-Jul-2015 | Publisher: | 農業試驗所 | Start page/Pages: | 51-73 | Source: | 104年原住民部落農產業發展研討會會議手冊 | Conference: | 104年原住民部落農產業發展研討會 | Abstract: | 南投縣信義鄉及仁愛鄉主要分布的原住民族群為布農族、泰雅族及賽德克族,兩鄉氣候冷涼為台灣夏季蔬菜重要供應區,大多共同運銷及行口為銷售通路。為了提升原鄉部落農作物栽培技術,農業試驗所農業化學組於民國100年成立原住民農業研究室,負責協助原鄉地區農產業發展技術之導入,將農業技術引進原鄉的橋樑,深根族人為命脈之農業經濟,期以精進農業栽培管理,提高農產品產值,提升原鄉居民生活品質。本所將原住民農產業發展視為重要的工作方向,敏豆健康管理研究團隊深入原鄉部落分析與收集生產問題,透過設置試驗圃實務推動敏豆栽培管理。南投縣敏豆栽種面積為全國之冠591公頃,其中信義鄉233公頃、仁愛鄉76公頃,其生長期短、投資成本低等特性,播種後約50天即可陸續採收,夏季平均價格每公斤可達80-100元,為族人夏季重要經濟來源。因此自101年起於夏季敏豆重點產區-信義鄉,進行敏豆健康管理技術之推廣。首先於101年選定羅娜部落設置示範點,102年擴點設置4個試驗示範點,103年由信義鄉擴展至仁愛鄉武界部落,設置4個試驗示範點,今(104)年增設擴展至高雄市美濃區、仁愛鄉卡度部落、眉溪部落及信義鄉,設置6個示範點,本所敏豆健康管理研究團隊定期訪視農友及調查田間生育情形,因應不同田區狀況,充分與農友溝通,提供處理措施之建議,藉由鼓勵農友即時回報田間狀況,及時調整與處理栽培上的問題,最終目標為導入作物健康管理觀念,協助農友建立適合當地環境之栽培技術,並希望透過合作示範田的農友,以實際操作模式帶動示範點鄰近農友的栽培觀念,並透過互相交流,促進農業技術的精進,提高產品的產量、品質與安全性,進而提升敏豆農產品的價值。 |
URI: | https://scholars.tari.gov.tw/handle/123456789/17153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3)農業化學組 |
File | Description | Size | Format | |
---|---|---|---|---|
104年原住民部落農產業發展研討會-3.pdf | 12.25 MB | Adobe PDF | View/Open |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