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cholars.tari.gov.tw/handle/123456789/3424
Title: | 台灣枇杷育種 | Authors: | 施昭彰 | Issue Date: | May-2013 | Publisher: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園生產系 | Start page/Pages: | 131-136 | Source: | 臺灣果樹育種研討會專刊 | Conference: | 臺灣果樹育種研討會 Proceedings of A Symposium on Breeding of Fruit Crops in Taiwan |
Abstract: | 枇杷是台灣一項極為特殊的水果產業,生產面積約900公頃,主要位於台灣中部海拔約200~1,000公尺的丘陵地。枇杷對溫度非常敏感,因此它的可經濟生產地區非常有限。台灣枇杷發展擁有自然的良好條件,在東亞地區,台灣生產最早的枇杷,比任何其他相鄰的產區都早。唯一的商業品種產日本品種’茂木‘,收穫季節從1月延伸至5月,生產高峰期是3月下旬到4月上旬。 台灣枇杷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是:1.能適為較高溫度的優秀品種;2.能營更好光合作用的良好樹形;3.使花期授粉、受精情況更佳的遮陰降溫及疏花處理;4.在關鍵生理階段作好土壤、灌溉管理和受精作用使幼果期有更好的細胞分裂環境:在果實發育期達行疏果及微氣候控溫以促成更大和更早的果實;有機化栽培技術的研發,提供安全果品滿足國民健康的需求和冷鏈通路系統使果實貯存和出售期間被保存得更好、更久等等。與上述項目有關的育種和栽培改進技術計畫正在被發展中。 優新枇杷品種育種:利用引入的商業品種如Champagne、Cartagena、Bessel Brown、新田中、田中,長崎早生、茂木等進行雜(互)文,加強高溫下著果良 好後代之選拔效率,以飾選出有下到特性的新品種;容易管理,形狀優美、顏色 多樣,在高溫下座果情況良好,早熟、汁多、甜度高、糖酸比佳、果大、子少(獨核率高)、易剝皮、不裂果和好的貯藏力。至今農試所已育成台農1號金鑲白玉、台農2號晶璽及台農3號玉出露等3個新品種。金鑲白玉果育大,有微香,果皮金黃色,果皮極薄,易剝離,果肉白色,厚而細軟,糖酸適口,風味極佳,無生理障礙,但過雨易開裂,糖度總高之果粒果面越多微裂斑點,不耐低溫儲藏,適於鮮食。民國98年3月起專屬授權德興事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12年,並進行品種授權後之技術轉移及推廣工作,已推廣面積2公頃。晶璽為橙皮橙肉品種,果實大,有微香,果皮薄橙紅色,易剝離;果肉橙色或橙紅色,厚而細軟,全可溶性固形物高,糖酸比高、風味佳、產期極早極長、極耐儲藏:玉出露為黃皮白肉品種,果實大,有撇香,果皮黃色,果皮薄,易剝離,果肉黃白色,厚而細較,味甜少酸,子少,果汁率及可食率均極高,無生理障礙,產期短,但產期極早,極耐儲藏。 無子枇杷育種:利用優良新品種幼果種子的胚乳培育3倍體植株或以秋水仙素誘生4倍體品種與2倍體優新枇杷品種互交,育出3倍體無子優新枇杷品種,解決吃枇杷吐子的麻煩。已以台農2號晶璽幼果種子胚乳培育出3倍體的小植株,日本於2004年5月以秋水仙素誘生4倍體枇杷與2倍體枇杷雜交育成世界首例三倍體無子枇杷一希房,但以胚乳誘發3倍體植株則尚未有先例。 抗病叔砧品種育種:培養根腐病菌株進行接種以篩選對根腐病有抵抗力的根砧種和品種。 在二十一世紀台灣的水果產業面對一個更自由市場的嚴重衝擊。一些先驅性的整合策略必須被好好設計發展以便克服挑戰、面對競爭。一個專屬而過應台灣獨特氣候與綜合條件的育種及栽培發展計畫是台灣枇杷產業可永續發展的最佳保證。 |
URI: | https://scholars.tari.gov.tw/handle/123456789/3424 | ISBN: | 978-986-03-6761-4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作物組 |
File | Description | Size | Format | |
---|---|---|---|---|
台灣枇杷育種-施昭彰.pdf | 642.49 kB | Adobe PDF | View/Open |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