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cholars.tari.gov.tw/handle/123456789/4280
Title: | 植病研究甘苦四十年 | Authors: | 林益昇 | Keywords: | 病害研究;基礎研究;田間試驗;團隊合作;通識教育;第二專長 | Issue Date: | Dec-2009 | Publisher: | 農業試驗所 | Related Publication(s): | 農業試驗所特刊第141號 | Start page/Pages: | 1-18 | Source: | 天然災害作物復育之病害管理研討會專刊 | Conference: | 天然災害作物復育之病害管理研討會 Proceedings of Symposium on Plant Disease Management in Rehabilitation After Natural Disasters |
Abstract: | 「退場時,背影要很美」是何等的境界。我在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拿到博士學位(1978年)後,一直到1988年,整整在農試所待了十年,期間我很會做實驗,但不會解決農民的問題,不過我卻建立了許多的人脈。後來我轉到中興大學,一待就待到2009年。我的研究主題包括水耕蔬菜根腐病與豌豆芽菜根腐病、三品苦瓜、四腳絲瓜、洋香瓜黑點根腐病、薑軟腐病、茭白筍基腐病與矮化症(產期調控)與胡瓜萎凋病等,都是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解決我們植病的問題。要用這種自然智,除了實驗室內的基礎原理探討之外,另要找到得了研究癌的農民來進行田間試驗,來解決實際的問題。在實驗室團隊的研究工作,就像大家舞動著相同的舞步,你跟著我,我跟著你,這種感覺類似於打美式足球,然後我(四分衛)喊「give me nine」,你就喊「nine」。那時候我們的眼神,就是那個眼神,我們成為一體,我們面朝前方,目標一致,勇往直前,永不懈怠,奮鬥再奮鬥,這就是我最享受的時刻。禪宗有句話「我眼本明,因師故瞎。」這句話是說「我的眼睛 本來雪亮得很,就是因為老師教錯了,把我教的變成笨蛋。」我已六十四歲,要退休了,針對這一點,我是非常警惕的,雖然我們都憑良心教學,但是有時候還是會教錯。現在亞洲大學找我去任教,竟然是看上我的第二專長─通識教育。我不知道什麼時候,通識教育變成了我的第二專長。最後,布希總統在一次電視演講中講了一句話:“We are going to stay, and fight.” 聽懂了嗎?我們要stay and fight,要把目標咬住不放。我們的生命是永遠的續流,我們是一直在流動的。 |
URI: | https://scholars.tari.gov.tw/handle/123456789/4280 | ISBN: | 978-986-02-1817-6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植物病理組 |
File | Description | Size | Format | |
---|---|---|---|---|
publication_no141_04.pdf | 562.82 kB | Adobe PDF | View/Open |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